写给泰州的一封信
阿泰兄:
季夏祥泰。你对徐老大的这场比赛,我看了,那个“倒挂金钩”着实非常精彩,据传可以入围“苏超”十大精彩进球。恭喜你兄弟!
原本,我不准备给你写信,印象中你不太喜欢这样的交流方式,但前两天见你主动给徐州兄弟寄信了,所以我还是决定给你写这封信。而且我觉得,有些话可能当面讲不一定方便,在信中说心里话,可能更自然一些。兄弟以为如何?
首先真诚邀请你来镇江做客。过去你来我这里实在不太方便,先是摆渡,后来润扬大桥通了,算是便捷一些,而泰州大桥则是真正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我知道,你经常会私下来东乡吃一碗长鱼面,搭一块烂面饼。有时,到西津古渡走走,追寻你先人的足迹,或是悠闲地踏在青石板上,想着自己的老街①。你不告诉我也没关系,只要你玩得惬意。
展开剩余89%西津渡 来源:“镇江西津渡”公众号
但这一次你来,心情肯定不一样吧。而且你再也不可能“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因为到那时,我会铺上五彩祥云,织就满天霞光,让你宾至如归不思回。真的希望你趁此机会,在这边多停留,咱好好叙叙旧。比赛嘛,只要踢出平时训练的水平,打出自己的特色和精气神就行。你说呢?
写到这里,我想起来了一件事。前段时间有人说,翻遍《唐诗三百首》找不到你的名字,对此,兄弟我也是有点想法的(当然,我应该像你一样大度些)。
所谓“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经典的诗词歌赋,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共同的精神遗产,何必再细分你的我的。我的诗也是你的诗,你的文就是我的文。只要彼此喜欢就可以共同分享。干吗要在意它与谁有关?就像钱钟书说的,如果你觉得鸡蛋好吃,为什么一定要问是哪只老母鸡生的呢。
泰州凤城河 新华社发(顾继红摄)
许多孩子小时候背古诗,只要是朗朗上口的就容易记住,老师也没有叫他一定要记得这诗与哪个地方有关。所谓“楚人失弓,楚人得之”,只要是好的诗文,天下皆可得之传颂,无关地域。
在这次“苏超”比赛之前,我这边搞了个活动:“满眼风光,诗意镇江”,围绕“跟着诗词游镇江”“跟着诗词读镇江”“跟着诗词品镇江”三大主题展开,就是想把美好的诗词与大家分享。
我们共推出12项重点活动,你正好来感悟与体验一下诗中不同的意境。像《唐诗三百首》里的《次北固山下》《送灵澈》《芙蓉楼送辛渐》《题金陵渡》《金缕衣》,还有《泊船瓜洲》《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己亥杂诗》等诗词,你应该都熟悉的吧?反正这个活动贯穿全年,只要你有时间,我都可以陪你一起,边走边读,边游边品。
镇江金山寺 摄影:盛林娟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还有一些诗,和你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像北宋青年诗人王令《金山寺》中的“日暮海门飞白鸟,潮回瓜步见黄滩”一句,和王安石《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中的“天末海门横北固”,便证明你我江海相连的千年缘分。
说到北固山,你一定记得爱国英雄文天祥吧。镇江和泰州,对他来说都十分重要。1276年,文天祥代表南宋与元军谈判被扣押,后被迫随“祈请使团”北上至镇江。他想尽办法密谋脱逃,好不容易躲过元军哨卡,乘船驶向长江北岸,后又历经千难万险,取道泰州前往通州(南通)渡海南归,继续兴兵抗元,以图收复失地。
文天祥在途经你虾子湾时留下《过泰州虾子湾》一诗,“飘蓬一夜落天涯,潮溅青纱日未斜”,今天读来依然泪沾衣襟。虾子湾也因此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吧。
《崇祯泰州志》之《虾子湾》
我知道他在泰州还留下好些诗句,你姜堰区老通扬运河段北岸,有一个亭阁,就叫“文丞相系舟处”,想必这是泰州人民对文丞相九折不回、矢志不渝救国之旅的永远铭记。
而文天祥脱逃镇江时坐船的地方,原来叫甘露渡,现在称北固湾。如今北固山下有“文天祥镇江脱险渡口遗址”。你有空也可以去凭吊追怀。
文天祥镇江脱险渡口遗址 图片来源:镇江日报
说到湾湾,我再告诉你,我们之间更隐秘的一串“文化密码”。不信我举几个例子:你自古有“水陆要津,咽喉据郡”之誉,我也被称为“江河交汇、东南锁钥”。这是不是你我至柔至刚的性情?
你史称凤凰城②,我曾叫铁瓮城③,旁边恰有一地叫作凤凰岭④。
你望海楼前的潮水已退去千年,我焦山的海门如今沧海桑田,但我们始终都还记得大海的方向。你我就是彼此“水边的阿狄丽娜”吧?
同样从那遥远海边来的马可·波罗,在你那儿游历时,称赞你“这城不很大,但各种尘世的幸福极多”。他也乘船来过我这儿,说我“工商业发达,人民富裕,盛产丝绸……”
还有,你有百姓的心头好,“泰州三麻”⑤;我有大家的最爱,“镇江三怪”⑥。
泰州麻饼、镇江锅盖面
你瞧瞧,如果不是命中注定,你我之间哪来这缘分的神奇?兄弟,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呵呵,话可能有些多了?知道你要来,看我有多高兴,一下子讲了这么多陈年往事。你是否有心里话要对我说。
我深知,你那边人文荟萃、名贤辈出。王艮、刘熙载、施耐庵、郑板桥、梅兰芳都是中华文化艺术史上的杰出代表。而他们也都与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⑦。等你来跟我详细讲讲他们的故事。
好了,毕竟周日要打比赛,训练都很忙,而且你我期中考试成绩都不太理想,我也就不耽误时间了。咱兄弟到时候先在场上切磋切磋,总结以前失败的教训,再交流双方宝贵的、唯一的胜利经验,赛后一定再叙旧缘。
再颂夏安!
阿镇叩首
乙巳年六月初六日
公历2025年6月30日
注 释
1. 泰州老街位于海陵区,在凤城河畔桃园景区外,融合历史文化与现代繁华,汇聚传统美食与手工艺品,是展现泰州独特韵味与幸福生活的典范。
2. 泰州自古以来就有“凤凰城”的称呼,这源于一个古老而美丽的传说:泰州桃园里有一块形如凤凰的石头,据说是凤凰姑娘舍生取义、涅槃重生的英雄化身。
3. 镇江铁瓮城是东吴开凿的三座古城(即镇江铁瓮城、南京石头城、鄂州吴王城)中建造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唯一以砖护城的古城遗址。
4. 凤凰岭位于中山东路,传说远古时是凤凰栖息的地方。在凤凰岭前面曾有一座城隍庙,建于宋代绍兴七年(1137年)。古时城隍庙每年六月香火极盛,锣鼓爆竹喧天,持续半月以上。
5. 泰州三麻:麻油香,麻糕脆,麻饼酥香惹人醉。
6. 镇江三怪: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里面煮锅盖。
7.1 “泰州学派”思想传到镇江。明代中期以后出现一个崭新的学术流派——泰州学派,创始人是王艮(其师王阳明)。王艮在定居泰州安丰开门授徒的同时,常到金陵、会稽、徐州、镇江等地,与王门弟子切磋交流。他的“百姓日用即道”观点广泛传播,甚至官府士绅也主动前去拜师求学。(摘编自泰州网)
7.2 刘熙载《艺概》比肩刘勰《文心雕龙》。刘熙载,文学家、文艺理论家和语言学家,被称为“东方黑格尔”。刘氏众多书谱中,最具分量的要数《艺概》,堪称我国文艺理论批评史上与京口刘勰著的《文心雕龙》(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文章学论著)比肩的通论文作。(摘编自“绿杨夜话”)
7.3 施耐庵《水浒传》多次写到镇江。书中第111回“张顺夜伏金山寺,宋江智取润州城”,详细描写金山寺、北固山、西津渡等镇江地标,为全书关键战役。第112、119和第120等,也多次讲述故事发生地镇江。而李逵,一个很有个性的英雄豪杰,悲剧性地落幕在镇江。(摘编自“社科悦读”专栏)
7.4 郑板桥在镇江的命运转折。据许图南先生考证,郑板桥与镇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他人生两次转折都与焦山有关。第一次是在焦山摆脱了生活困境。第二次是在43岁中举以后,在焦山别峰庵苦读一年,于44岁时考取进士。逝世前一年(1764年),72岁的郑板桥最后一次来焦山,留下了今天我们能看到的《竹石图》。画面题跋落款是:“乾隆甲申板桥郑燮画并序”。(摘编自金山网)
7.5 梅兰芳与镇江的梨园佳话。梅兰芳主演的《金山寺》《龙凤呈祥》以及《抗金兵》(又名《战金山》)都与镇江有关。他还有一位镇江的徒弟——京剧艺术大师张君秋(原名滕家鸣,祖籍江苏丹徒),京剧四小名旦之一、旦角张派创始人,创演《望江亭》《秦香莲》等代表剧目。
梅兰芳大师是张君秋先生的第三个师父。事实上,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梅兰芳与张君秋就已是京剧界的好友,两人时常互相切磋,梅兰芳还亲自为张君秋说戏。他们在保留传统基础上,勇于大胆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梅派与张派流风。
遗憾的是,梅兰芳在1951年和1956年曾先后路过镇江,因时间关系未能在此留下演出的珍贵画面。(摘编自《镇江日报》 作者:樊道琴)
一起为镇江队加油↓↓↓
文字:石溪声
编辑:镇得住
校对:江要赢
审核:镇在拼
发布于:北京市拉伯配资-拉伯配资官网-在线配资论坛-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