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三伏天送来炎炎热浪,地铁站外暑气逼人,而站内却是一片清爽怡人。这份舒适的背后,离不开机电专业职工的辛勤付出,北京地铁机电分公司第七项目部综合维修四部主岗侯戴君便是其中之一。自2005年踏入地铁机电领域,侯戴君从最基础的巡检、故障排查做起,在1号线八通线跟随老师傅们钻风道、查电路,逐渐领悟到这份工作不仅关乎设备运行,更关系着乘客出行的舒适与安全。
沿着密密麻麻的管路系统逐一排查,俯身检查管件连接处,驻足观察压力表读数……在闷热的机房中,侯戴君常常一待就是大半天。日复一日的实践摸索,让他对设备的性能了如指掌,哪些部位易积杂质,哪个部件容易出故障,他都一清二楚,也逐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如今,侯戴君所在的维修部负责8号线五座车站的机电设备维保工作,仅通风空调专业系统就涵盖百余台精密设备,从各类风机到组合式空调机组,再到冷水机组,每台设备的运行参数、维护周期乃至细微异常,都深深印在他的脑海中。
夏季的地铁站,通风空调系统面临巨大压力。侯戴君负责的王府井、前门等核心景区、商圈车站,日均客流量高达数十万人次。对此,侯戴君和团队成员们有一套应对的“小妙招”。“预防性维护是关键。”侯戴君介绍,首先是制定详细的巡检计划,每天按照计划对设备进行巡检维护,包括设备外观检查、运行参数监测等,再通过安装在车站各个区域的温湿度传感器传回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预判系统运行状态。“我们还会定期清理过滤网,对空调系统进行消毒杀菌,确保站内空气质量。”
“越是高温高湿天气,设备越要保证万无一失。”这是侯戴君对团队成员的常提醒。为了应对持续高温,他们不仅增加了设备巡检频次,还根据实时客流量和站内温度变化,动态调整通风系统的运行模式,比如加大送风量、降低送风温度等,并安排专人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为了更好地解决技术难题,在侯戴君的带动下,维修部的成员们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氛围,常常一起交流技术,围坐一起共同探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典型案例。这种交流已成为维修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地铁是城市流动的名片,我们每一颗小小的‘螺丝钉’都直接关系到乘客的乘车体验。”侯戴君自豪地说:“我和我的伙伴们是在地下中轴线上奋斗的团队,我们将继续用专业和坚守,维护地铁机电设备,为乘客打造舒适的出行环境。”
(劳动午报记者 周美玉 通讯员 王莹)
拉伯配资-拉伯配资官网-在线配资论坛-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